消失在20世纪的中国戏剧风景,看完才知道什么叫“先锋”
上图:大不同会馆李晏分享会现场,摄影by小扣
有这么一个人,黄磊评价他说:他对戏剧的热爱程度比狂热更极端,他是疯了;孟京辉调侃他说:幸亏你没考上戏剧学院,考上后就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编剧,少了一个给我们拍照片的。从19岁开始,他的相机几乎记录了30年来整个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所有戏剧活动及事件发生的现场。
他是中国当代戏剧发展历程中的“活化石”,他的镜头所记录的一切,未来可以称之为“历史”。
他是李晏。
2016年11月19日,李晏在演完30周年纪念版《暗恋桃花源》之后带着他的照片做客大不同会馆,从黑白老照片到彩色数码照片,一张张讲述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足足讲了三个小时,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消失在20世纪的戏剧风景。
我与牟森结识于《彼岸》,因为一车报纸
我与牟森结识是在后现代诗剧《彼岸•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当时装台的时候我就进入剧场了,牟森说需要大量的报纸,要把舞台的地面和天花板上全都贴上,就找人去废品收购站收购。而我当时在图书馆工作,有大量的废报纸,第二天我就打了辆面的,给他送了一车报纸。《彼岸》总共演了四天,我拍了三天。好像是彩排那天结束以后,学员和牟森抱在一起。
《彼岸》的所有演员是1993年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艺考的落榜考生。这些孩子都觉得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到北京考试以后才发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有的甚至连初试都没通过。但他们又不死心,不愿回去,所以电影学院就办了电影讲习班,一方面是缓解这种情形,另一方面是牟森想进行教学上的尝试。牟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们丢掉明星梦,端正学习态度,不要把表演当作一种炫耀,而应该是艺术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段。他请来正在德国留学的冯远征,两人一起教理论;欧建平和文慧负责现代舞的教学,另外两位姓孔的老师教戏剧。本科生正常的教学是三年,但是这些学员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习。最初有三十多位学生,最后只剩十几位参加彼岸的演出。
上图:李晏摄于1993-06-22,后现代诗剧《彼岸•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编剧:高行健、于坚;导演:牟森)
我在演出现场还碰到了一个老朋友,叫蒋樾。他为这个剧拍了很著名的一个记录片,也叫《彼岸》,记录这些学生演完这个剧以后的生活状态。有的人蹬着三轮车送水、送方便面;有人在夜总会当迎宾小姐;有的人回家干脆帮父母搞运输、种果园。好像最后只剩一个从云南来的女孩去了广播学院进修,后来从事和艺术创作有关的工作。其他的后来都和艺术没有任何关联了。
1994年,中国小剧场的春天
1993年年底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暨国际研讨会。那个时代,大家对戏剧的表现形式有了思考。北京人艺那种比较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大家开始质疑了。比如八十年代林兆华老师的那部《绝对信号》,那部戏标志着中国当代戏剧的开始。在之后的十几年当中也一直有人在探索。
王晓鹰就是其中一位,他在九十年代导的一部剧是很著名的探索性戏剧。
上图:李晏摄于1993-11-13.《情感操练》在“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演暨国际研讨会”上获得最佳编剧、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
此为编剧吴玉中(右)和导演王晓鹰(左)在演出现场的合影
《情感操练》中只有两个演员,表现夫妻两人的纠葛,在那一年获了很多奖。这部剧是在剧场舞台上又搭了一个舞台,整个舞台就是一张床。两个演员在“床”上演出,观众也坐在“床”上,整个观众席是被废弃的。
上图:李晏摄于1993-11-13.火狐狸剧社小剧场戏剧《情感操练》,女主角:郑铮
但是最后谢幕的时候,观众都还看着舞台,而忽略了观众席。但是两位演员,一人一束追光出现在观众席里面,向舞台、观众谢幕致敬。
上图:李晏摄于1993-11-16.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留守女士》。编剧:乐美勤;导演:俞洛生;演员:吕凉(右)、奚美娟(左)
这是上海去参演的《留守人士》。现在大家对这个名词已经陌生了,但是在九十年代初,因为出国热造成很多留守人士,然后这些留守人士闹出很多悲欢离合。
1994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年,一方面中国经过了1989年,然后经过了1992年邓小平南巡,到1994年,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人的意识形态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变革让人觉得有点应接不暇。这种社会的变化肯定会有会影响到戏剧艺术的创作。这一年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无论是戏剧、音乐还是电影,包括国际上也是如此。
这个是牟森在1994年导的一部《零档案》。牟森在早期阶段创作的剧都是名作,都是有剧本的,比如《大神布朗》。他的第二个创作阶段走向另一个极端,所有的剧都没有剧本。比如《零档案》,所有演员的台词就是长诗本身,没有进行剧本化。最初是由冯远征、杨青和雅特三个专业演员演。但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牟森和三个专业演员在创作和表演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我去看过一次排练,那次他们在讲“第一次”。冯远征以前是伞兵,他讲第一次跳伞的心理感受:既恐惧又兴奋。其他人也讲自己的“第一次”,最后大家把自己特别隐私的东西都讲出来了,但是导演还是不太满意,最后换了三个非职业的演员进行表演:文慧、吴文光和蒋樾。
这个剧是应一个比利时艺术节创作的,在国外演出了100多场。中国从来没有一部戏在国外演出100多场,牟森在上大学的时候,在一部剧中有一段对话,一个人问: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一个人回答说:我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个私人剧团,在全欧洲巡演。牟森当时也有这样的梦想。没想到过了七八年后,他真的带着一个小剧团在欧洲巡演了100多场。
上图:李晏摄于1994-05-27.《浮士德》首演前,导演林兆华在中戏实验剧场舞台上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
后来被尊称为“大导儿”的林兆华,当年只有58岁。
这是林兆华导演在57岁时的样子,今年他整整80岁。《浮士德》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舞台装置特别庞大。整个舞台就像龙门吊一样,规模非常大,吉普车是可以直接开上台的。正式演出的时候,观众席上头还有一个一米多的飞艇,用遥控器控制在上方盘旋。所以舞台设计永远能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太牛了。
有的时候,由韩童生和倪大红饰演的青年和老年浮士德,两个形象会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这是导演的处理。娄乃鸣老师反串魔鬼。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话剧舞台的现场有摇滚演唱。
那时候鲍家街刚成立半年,也就是说汪峰刚出道半年。我当时就发现他从出道就喜欢穿皮裤。
这是牟森的《与艾滋有关》。剧中一共13位演员,除了金星和文慧是舞蹈演员,其他都是非专业演员。那时金星老师还是男儿身。这个戏的演出都是即兴的,根本没有范本,牟森对演员的要求是只要别说艾滋这个词,其他的爱说什么说什么。而这个剧的剧名恰恰就是《和艾滋有关》,当时我根本没看懂,直到过了好多年后我才逐渐领会到。当时牟森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我的戏根本不是给现在人看的,我的戏是给二十年以后的人看的。但二十年以后,他也不搞戏剧了。
说到这部剧不得不说它的舞台设计者易立明。他的舞台设计特别大胆,但是只实现了一部分。他想用钢板,把整个舞台和观众席搭成一个连成一体的钢架,传统的观众席被废弃了,演出区域和观众之间大概只有一米的距离,观众就坐在钢板上观看,头顶也是钢板。
在整个演出过程当中,用遥控装置让钢板徐徐下降,并且计算好时间,到戏结束的时候,上面的钢板正正好压在观众的头顶上方,让你有无路可逃的那种感觉。但是后来考虑到这个剧场太老了,不能够保障安全,而且无法实现用机器来精确控制钢板下降的速度和时间。
所以易立明又想了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十三位演员在演出的同时,请了十三位民工在观众席的三面砌墙,等这个戏演完了,墙已经砌了一米多高,把观众围在里头。作为观众,你只能面对舞台上演员的表演。
上图:李晏摄于1994-11-28.小剧场实验戏剧《与艾滋有关》 (导演:牟森)
而这个舞台上所谓的表演就是由于坚饰演的伙夫一边念诗一边把半扇猪、一袋面和几棵大白菜做成炸丸子、包子和红烧肉。另一边的演员们就在一旁聊天,每天聊的内容也都不一样,演出结束后,这十三位演员就恭恭敬敬地请这十三个民工上台吃饭,下面的观众就流着口水看他们吃。就是这么一个剧,所有人都看不懂,但是牟森真的是太超前了,如果这个剧放在现在演,一点儿都不落伍。
【我爱XXX》由一千多个“我爱”构成。“我爱……”的句式犹如士兵方阵,一列列大踏步向观众走来,时而柳莺鸣唱,时而疾风骤雨。演员和观众都在舞台上,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舞台上没有多少道具,只有几台旧电视。当灯光暗下、演员出场,观众身后的大卷帘门轰然拉闭,人们的思绪随着扑面而来的语言的子弹在剧场内上下突窜,寻找着缺口。】
1994年孟京辉做了一部剧叫《我爱×××》。孟京辉当时的构思是,把大家认为特别崇高的词,在剧里它用烂,用到让观众一听到这个词就会产生生理反应,就觉得特别恶心,他就想做这个语言试验。
它有一个场景设计特别牛,我一想到这个场景就想流泪。他们从新闻电影制片厂弄了一批新闻简报,然后把新闻简报逐格地进行了剪辑,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回放,配着瓦格纳的背景音乐,特别震撼。里面都是毛泽东接见外宾、挥手,这样的历史场面。这样的画面加上这个音乐以及演员在《我爱×××》里面的一些现场表演特别能够撼动人心。
上图:李晏摄于1994-12-00. 《我爱XXX》排练期间, 郭涛在狭小的宿舍接受采访
这张照片是当时有张报纸让我做一个郭涛的专访。当时郭涛还不是很有名,他那时刚拍完了一部电影,叫《扁担姑娘》。他带着我到他的宿舍里去做专访,他的宿舍在帽儿胡同里面,特别小,大概只有九平方米,一张床,床头有个书柜,床边有个小书桌,他坐床上我就坐他对面。
上图:李晏摄于1994-12-00.《我爱XXX》排练中。【那时,郭涛、李梅、赵环宇还很年轻,徐静蕾刚上大二,王千源还叫王锦鹏……】
这是《我爱×××》的排练过程中的一张照片。这里的人也非常有意思,徐静蕾当时还在读大二,王千源还叫王锦鹏。
抓住20世纪的尾巴,再疯狂一把
上图:大不同会馆李晏分享会现场,摄影by小扣
《红鲱鱼》是牟森在1995年用日本演员导的一部戏。红鲱鱼是一个法国谚语,红鲱鱼活着的时候是青色的,死了才变成红色的,变红了意味死期将至。这个故事表现形式比较独特,一开始易立明设计的是在舞台上放置一个大鱼缸,大型的鱼在鱼缸里穿梭,最后用气艇式的螺旋桨把鱼打的粉碎,因为要做那么大鱼缸,玻璃的承受能力使得造价非常昂贵,还有安全性的问题。后来就改成了用泥和水和水稻来做这个,但是前面有一层纱网,演出最后放苍蝇进去嗡嗡乱飞。
日本没有苍蝇,所以在东京演出的时候只能是用人工孵化,而且孵化费用非常高,有关检疫部门还要求不能有一只苍蝇飞出来,所以当时用了很严格的保护措施。到北京演出就好说了,到处都有苍蝇。但是在演出的剧场里,管理人员不知道用途,拿杀虫剂把装在容器里的苍蝇全给毒死了,最后牟森要用的时候找不着苍蝇了。后来第二天他又改用泥鳅,泥鳅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到泥里到处钻。
【《我爱XXX》虽然也被禁演,毕竟还内部演出了几场,而两年后的《阿Q同志》根本就胎死腹中。它成为一个传说,因为没人看过。
它只存在于《先锋戏剧档案》和当事人的记忆中。这是最后一次连排,所有演员都不知道此剧将被禁演。】
这是孟京辉一部没有公演的戏《阿Q同志》,这部剧在排练的时候就夭折了,但它是孟京辉转型期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原剧作者是以色列的哈列文,《安魂曲》就是哈列文的作品。
当时我们的日子都很苦,喝个啤酒都买不起菜,虾片最便宜然后又充数,几块钱一大盘就着喝酒。那时候陈建斌很瘦,他这个形象特别像林彪,我说电影上要出现林彪的形象你是第一人选。
这是金星变成女儿身以后的第一部话剧,也是田沁鑫的处女作《断腕》。中戏导演系毕业以后,学戏曲科班出身的田沁鑫被分到原单位京剧院,京剧院根本就不需要导演,她年轻资历浅所以到了京剧院以后没有工作可干,然后就跑到深圳去待了一年。在深圳的时候一次一次地涌动创作的激情,最后憋不住回到北京做了一部戏,一部戏就打响了。就是这部戏让赵有亮知道了她并跟她合作,做的是《生死场》,她是把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两部小说作品揉在了一起,所以这里面的人物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为了更简练更有力的表达。
【这是廖一梅、孟京辉夫妇首次合作。《恋爱的犀牛》首演创下了连演四十场,上座率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奇迹。
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纯靠票房盈利的小剧场戏剧,首演就赚了五十万元。过了十几年,在小剧场戏剧市场一片“火爆”的今天,
这也是一个难以超越的成绩,当时的平均票价才六十元。至今,《恋爱的犀牛》已演出超过一千场,常演不衰。】
这是1999年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彩排时的一张剧照。我所有的剧照都是从正面拍的,但因为那时我的摄影包放在了下台口那,中间我就到那下台口那换镜头,结果我往回走的时候不经意间就看到了这个画面,然后抬手就拍了一张。没想到的是这张照片是所有照片中最经典的。
上图:李晏摄于2000-11-05.小剧场戏剧《故事新编》(原作:鲁迅;改编、导演:林兆华)
【这部剧首演时是在南郊某蜂窝煤厂进行的。在大导能看得上的有限文本中,鲁迅先生的这部作品可能是最难弄,也最不易搞出花样的,风格相似且文学性太强。
他以《铸剑》串联《出关》、《理水》、《采薇》、《奔月》等六个故事,评书、昆曲、京剧身段以及现代舞的运用,梳理出鲁迅先生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这是林兆华大导另外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剧。他把鲁迅先生的7篇短篇小说揉在一起叫《故事新编》。最奇特的是它不是在剧场里面,也不是在演出空间里头表演,而是在一个煤厂里表演。煤堆、做媒的机器一概都保留。因为演出的时候是冬天,所以就支了六个大汽油桶,火烧得旺旺的,旁边还烤着白薯,观众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观看演出。
当天的活动,李晏准备了近200张照片,从1984年到2015年,无论是一个中戏三年级的习作,还是一台彼得·布鲁克的大戏,他——都——在。
三十年来,他的眼睛追看了牟森、孟京辉、林兆华、赖声川……这些鼎鼎大名的导演们的戏;他的肚子里装满了姜文、陈建斌、李亚鹏、陶虹、郭涛、江珊、汤唯……这些如日中天的明星曾经青涩的故事。
当他如数家珍地透过照片回忆起那些台前幕后的故事,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他那时候那么执着于考戏剧学院,又为什么能如此潜心静气地摄影,一拍就是三十年。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与戏剧同在,亦是一种传奇!
如果你觉得故事听得还不过瘾,《当戏已成往事》记录下李晏1982-2006年间亲身经历的戏剧圈故事,前后24年,从中间点1994年切入,上下追溯两旬轮回。两册并作一书,即是一部个人化的当代戏剧史。
特别感谢
● 摄影:小扣
● 摄像、直播:肥鸭、凌雪、小扣
● 速记:米玛、Reason、Maple、蜜色阳光、高丹、autumn、枕头、凌雪、老包子
李晏
戏剧摄影家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某中央直属新闻机构。
-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员,中国当代摄影学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员。
-
从八十年代迄今,他就以摄影的方式记录了中国当代戏剧三十年的历史,三十多年来,累计发表文章近百万字,图片一万余幅,以个人视角记述当代戏剧的专著和画册也已经出版发行。
-
2011年8月起,曾在北京,上海,丽江束河古镇,台北举办过四次戏剧剧照摄影展。
-
2014年5月28日-7月6日《当戏已成往事-李晏舞台艺术摄影展》在北京77文创园展出。
我始终坚守着摄影的基本功能。摄影于我而言只是一个载体,承载我对梦想的追求。更重要的,纪实摄影是一门瞬间艺术,瞬间意味着不可替代,这是我要的。因为瞬间,因为不可替代,我的作品才有价值。
——李晏
▼
濮存昕题写书名,林兆华、赖声川、田沁鑫、黄磊、史航、杨葵等联合推荐。被誉为“中国戏剧摄影第一人”“大陆杜可风”的摄影家李晏三十年戏剧摄影生涯的回忆录与摄影精品集,书分两册。
《当戏已成往事》记录下李晏1982-2006年间亲身经历的戏剧圈故事,前后24年,从中间点1994年切入,上下追溯两旬轮回。一册回忆录,详述作者三十年戏剧缘,如何怀揣戏剧导演梦,误打误撞以摄影见证了当代中国戏剧的发展,林兆华、牟森、孟京辉、田沁鑫、赖声川等等标志性人物在他笔下展现了最富个性的一面;一册三十年戏剧摄影集,以时间为序,以具体戏剧为点,每部戏佐以或长或短文字,赏析与钩沉兼有。两册并作一书,即是一部个人化的当代戏剧史。
戏剧摄影
戏剧摄影,说起来并不高深,就是在台前台后拍摄戏剧剧照而已。然而,这却是一门极有难度的技术活儿。戏剧是属于现场的艺术,演员和观众面对面,演得好就是好,砸了就是砸了,没法像电影电视剧那样喊声CUT就可以重新来过。而戏剧摄影,则要求摄影师必须高度集中精神,才能以镜头捕捉舞台众生相,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精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