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看看台湾这所小学,除了有法院,还有8个意想不到!
9月1日,读书郎们又背着书包上学堂了,家长们各种择校也算尘埃落定,只是,我们有没有问过孩子:你想去怎样一所学校上学?
21年前,台湾地区的一群妈妈,对当时体制内的学校不甚满意,想办一所“孩子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的学校,于是发起成立了“种籽实验小学”。在台湾,她特立独行,声名在外。
大不同戏剧课讲师江国生在这间学校工作了18年,一直听他说,种籽是一个不一样的学校,她坐落在台湾乌兰,从台北市区坐捷运,转车,还要开很长的山路,在一个叫娃娃谷的山谷里。
全校95个学生,9个专职老师,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教学创新实践——
8月初,江国生老师做客大不同会馆,讲述种籽小学的故事。以下文字均为会馆活动实录。
在种籽小学,9个老师,8个开导师班,另一个是校长,校长轮流当。
像我国生,就叫国生班,另一个老师叫阿瑞,就叫阿瑞班。每一个小孩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的包包放在导师班。这个导师班就像他在学校的家一样,放包包、放水壶、放便当的地方,一个归属的地方。
上课的时候,有课的同学就哗哗地跑去上课,没课的同学就可以留在导师班,或者是到外面任何一个地方去玩。每一个导师带班都是不一样的,我的导师班就有很多的活动。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想带同学们挣钱,于是我们就想到卖邮票,成立一个种籽邮局,慢慢积少成多。我们班有一个很会画画的小孩,我们出的第一套套票就是我们学校所有老师的卡通头像。这是我们很有特色的种籽邮票,后来但凡学校有些什么活动的时候,比如有人结婚、离职、毕业生离校,我们就把邮票拿出来卖。
那么关于我们推行的导师制度,怎么决定谁去哪个班呢?其实都是学生们自己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
你有时候也会担心没有人选你。真的,我1997年刚去当老师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学生选我作为第一志愿!忧郁,非常忧郁!我同事还开我玩笑说,这挺好的,说明学生能知道自己喜欢谁了。
后来我是和另外一个老师选了一个大教室,合带一个导师班。于是,我努力地和小孩子培养关系,变魔术、做手工艺等等。再后来选我第一志愿的人就慢慢多了起来,两个、三个、五个,到现在基本第一志愿就够组成一个不小的班了。
在学校教书的时候,要和小朋友做朋友,其实就是建立一种关系。你要想了解这个小孩,想知道他为什么开心,为什么难过,为什么挫折,为什么沮丧,你就要愿意去听他们讲。你只要愿意真诚地听,他就会告诉你。
我永远记得进修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听到小孩子跟你讲事情的时候,你永远要感性地接受。感性先到,理性再出来。很多时候小孩子需要的,就是被接受而已。
种籽小学附近有一条溪,孩子们经常去溪边上课、玩乐。语文老师会带孩子们在这里创作跟自然有关的诗。
在种籽小学,语文和数学必修课,其他的都是根据大家的兴趣选。
为什么一定要学语文和数学呢?比如说有一个学生很喜欢自然,如果有一天老师让他写一些关于自然的东西,可是他不会写字怎么办?所以我们认为基础的语文和数学是必备的支柱。
一般我们第一堂是语文课,第三堂是数学课,中间第二堂叫空堂。空堂是我们学校的精华所在,其实我们不要以为小孩子不会利用,有时候小孩子是为了空堂才来学校的,在空堂课上小孩子可以选择任何他们喜欢的事情去做。当然我们建立了很多规则,那就是不打人,不做危险事情,不去校外。他们可以想出各种好玩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小孩子很会利用时间。
有时候到下午,天气很热,小孩子就说:“国生国生,等下有没有课?”我说:“我有表演课”。他们说:“那我们等下去溪边好不好?”我说:“去溪边干嘛?”“表演跳水。”我说:“干嘛要表演跳水?”“嗯,表演溺水啊!”小孩子出很多主意。
我们的课程,主要就是让小孩子发挥他们的天赋。
有些小孩子在我的表演课上,发光发热,他很知道怎么表演,很知道怎么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他可能在语文或数学学习方面,就比人家落后一点;有些小孩对于自然非常有体悟,他一天到晚在外面抓虫子,认识这个,认识那个,可是他对于一些历史或社会课程,可能就什么也不学。
在我们老师的观念里面,如果有一个小孩对学习失去信心的话,我们会尽量找到他特长的地方,并且让他知道这个点,建立他的自信心,这样他比较能够平移到其他的学习上面。
小孩子之间会发生一些争吵,有些时候事情真的很难处理时,我们会有一个中午法庭,学生跟老师一起讨论这件事。这样一来是增加小孩处事经验,二来就是借事澄清一些概念。
原告在争吵发生后的第二天需要递交状纸,比如说昨天一个小朋友一直说,“国生,秃头”,我已经告诉他不要这样讲,这样讲我会很难受,可是他还是不听。
那法官可能会说:你本来就是秃头啊,他为什么不能讲?
这时候边上的小朋友也会说:我想要跟一个人玩就会故意逗他,所以会不会是因为他想和你一起玩?
这样大家就会一起慢慢解决问题。
另一个关于法庭很重要的是,小朋友在准备“状纸”的时候会把事情先梳理一遍,第二天跟大家陈述的时候又会过一遍,在法官讲的时候又听一遍。这样过了几遍之后其实他争吵时的情绪已经消了一大半。
所以经常会遇到,昨天他们还在争吵,但第二天,法庭过后他们又在一起玩了。小孩子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讨论和澄清,他对事情就会有比较清楚的概念,会分清事情是事情,感情是感情。不像大人,闹矛盾之后就很难再和好。
我在台湾也在外面上课,带一些体制内的小孩时,发现有些小孩比较容易阳奉阴违,譬如说,我说这边不能走,他表面上听,等一下他就越界。
种籽小孩,我说这边不能走,是因为什么原因,他们会知道,他们也就不太会去闯、去挑战。为什么不会去挑战?因为在订立规则之前,他们已经挑战过了。
我们学校每个礼拜五,都有一个生活讨论会,这个学校的大人和小孩都集中在某一个地方,讨论学校发生的事情,有事则长,无事则短。
有一次有小朋友提,校车上有些高年级学生喜欢听MP3,放歌出来,太吵。后来我们就来讨论这件事情,可不可以这么做,因为这件事情跟安全无关,跟校园生活有关,就必须拿来讨论。
后来投票表决,以后在车上听音乐,只能带耳机听。要跟别人分享,怎么办?那你拿一只耳机给朋友。这些都是在充分讨论之后,大家一起表决形成的,六年级的是1票,低年级的也是自己代表自己1票。
可是有些高年级的小孩觉得有点不合理,认为只要有人说太吵,我们关掉就好了啊。在种籽,只要六个人联署就可以翻案,翻案还是要经过讨论的。高年级学生就找人联署,走流程。后来,第二次生活讨论会又把这件事拿出来讲,他们六个人陈述自己的意见,也允诺说,如果翻案成功,高年级低年级都一样,只要有人提醒,就必须要小声,如果不小声,大家就可以直接把他告上法庭。
然后,就再一次投票,结果就让这些高年级孩子如愿了,大家听了这些陈述理由后,选择支持他们的提议。
事情过了很久之后,当初的低年级变成高年级,他们也开始大声放音乐,后来这件事又被拿到生活会上讨论,非常有意思。这就是我们种籽小学很真实的生活状态。
每周的“心情时间”,老师和学生都有机会来讲一讲他的心情,这个心情没有好坏与对错。往往有老师报告说:“我走的时候,有三个同学留下来,主动帮我收投影仪的器材,很感谢他们,我很开心。”我曾经上去报告说,我今天刚理了头发,心情很不好。很多小朋友就告诉我说,“国生,你这个头发理得很好看。”我就很开心。
我觉得这是我们学校某种特色所在,因为它允许心情是可以存在的,允许心情是可以被诉说的,感谢是可以这样被提及的。
一个小孩子其实功课不好,学习能力也不强,人缘也不怎么棒,有一天,做了某件事被老师看到,老师就在这个地方说出来,不只是要称赞这个同学,而是要让其他的同学看到,这个同学也有他好的地方。
学校会请老师教一些野外求生的课,因为我们学校在山区嘛,蛇啊、蜜蜂啊,我们需要认识它们。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蜜蜂飞到我们教室里面来,往往是转学生会很紧张,在那边呆习惯的小孩都知道该怎么应变处理,关电灯、打开窗、拍手制造噪音,让蜜蜂跑出去,这个都是他们司空见惯的事情。
只有大自然才有那么丰厚的条件,要毛毛虫就有毛毛虫,要蛇就有蛇,要青蛙就有青蛙,还有各种植物。种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因为不同的生命就会在这边不一样地相会。
我们小朋友都很清楚,在学校抓到的动物,看过以后就要把它们放回去。低年级的小朋友不知道,下雨之后抓到小青蛙,都很兴奋,拿着青蛙,又要上课,又不忍心放它走,就这样一直抓着、抓着,到后来都快没气了。
那其实生命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就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如果你真的要好好观察它,我们有饲养箱,可以放在里面,观察一阵子,再把它放走。你喜欢它,并不一定要这样抓着它。有的小朋友听不进,我们就告上法庭,判决是你必须去查青蛙的生长史,必须画一张图告诉大家,青蛙是怎样长大的。他就因此可以跟大人去讨论,原来是这样的、原来是那样的,所以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校园婚礼常常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主意。
士弘是语文老师,在他还是单身的时候,就叫他六年级的学生写一篇文章,给士弘未来的老婆。有个学生就写,我猜士弘以后不会结婚的啦,所以根本没有老婆,老师叫我写这个文章,那我就写一写,士弘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结果老师结婚当天,我们就把这个毕业生找回来,叫他当众念出来给大家听,很有意思。
在我们学校,老师和孩子感情很好,所以老师的人生变化,都跟小孩有密切关联。曾经我带着我的老婆去学校,我那时刚结婚,六年级的女生说:“请问一下,你为什么要嫁给国生呐?”
今年六月,我的父亲去世,我请了几天假,当我回到校园的时候,我教的一年级小孩会问:哎,国生,你前几天为什么请假?
我说,因为我父亲去世了。
那你爸爸去世,你为什么要请假?
我没有直接解释丧假,我很认真地跟他们叙述一些事情,里面包含我的情感,他们很容易理解。好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当你愿意好好跟你的小孩沟通,向你的小孩子述说一些事情,或是你的想法和感想,甚至是你的理想,他就从你的叙述当中了解到一些语法的运用,知道什么叫情感的分享,知道一些事情原来很蠢、原来很糗、原来很伤心。将来有一天有这样的情绪出现,有一天构思他的作文去创作的时候,他里面比较有素材。很怕的就是家长每次和小孩讲话就是吃饭、洗澡、该睡了、别管了,以后长大你就会懂,简单几个词完成,小孩就和你不会有一个精致的对话。
每学期一周校外教学,
毕业时把台湾玩一整遍
我们学校,一个学期会有一周的时间,周一到周五,全校——就是95个学生加上老师——一起去台湾的某一个地方。我们把台湾分成12等分,每个学期都参加校外教学的学生,毕业时就可以把台湾玩一整遍。
我小时候很不喜欢跟人家去外面玩水、玩沙,为什么呢?不是说我不喜欢玩,而是说不知道玩的时候,腿湿湿的,我怎么样去穿上我的鞋子,我觉得好难处理,没有经验。可是这些小孩子在校外教学中,长期积累经验,他们对于不便、对于颠簸、对于弹性的改变、对于因地制宜,会有所领悟,会有所经验。
校外教学,我们有时候分组,不同年级混龄,大的小的都在一起。其实在我们学校,混龄学习很重要,因为小孩子不可能永远只跟和他同龄的人在一起,你回到家里面,堂兄弟、表姐妹,这个也都是混龄的,将来进入职场更丰富了,所以他们需要接受这个混龄的状态。
在我们学校,高年级的学生在小小孩走得累的时候,会来帮他,这很自然。小小孩拖不动大行李,也都是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来帮忙。所以校外教学,除了认识台湾各地不一样的风貌跟人文的状况,其实小孩之间的互动也是很重要的。
种籽的孩子更清楚自己要什么
很多人会问,种籽21年了,毕业生在哪里?他们就跟一般的小孩一样,上国中,读大学。这些小孩在种籽经历过很多的选择,要进哪个导师班?要不要去告那个人?空堂去哪里玩?……他们一再的选择,大人和小孩一再地沟通,所以相较起来,这样的小孩到六年级毕业的时候,会变得比较灵光,他会比较清楚,我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情况,我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在我个人看来,种籽的小孩比同龄孩子略略成熟那么一年级,眉宇之间,他们会大一点,可能他们常常思考一点东西的关系,他们常常需要做一点自己的决定。所以,他们到6年级的时候,会知道将来要进入一个怎么样的体制。有一个小孩,他认为种籽的小孩会被认为不爱读书,所以他进入中学的时候就拼命读书,家长看到我的时候会对我说:国生,你跟我小孩说说,让他不要这样拼命努力读书。
我跟你们介绍一个毕业生,他是台湾之前网络上的甜点制作者。他高中读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些困惑,自己对未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就休学不读了,去学甜点。后来越学越开心,他就自己买书,参加课程,自己家里弄了一个工作坊,然后在网络上让大家订购。他的生意都采用当面交易的方式,和客户约好一个地方,然后把蛋糕送过去。通过这种方式他认识了很多朋友。然后他现在考上了法国的一个甜点学校,在那边继续学习。
他就会选择走自己的路。
我问家长,你来种籽到底寻求什么?因为,这只是体制外学校的另一种方法,我对一年级新生的家长说,其实,你选择的是一条不好走的路。
在我们学校,不可能看到小孩整齐划一地跟向师长问好、整齐划一地做某件事情,一定是每个人按照自己不同的状况行事。家长会疑惑地说:“为什么我们的小孩在幼稚园是一个小公主、小王子,到了这个学校就会变成小流氓、小太妹?”我跟你讲,这都是暂时的,环境改变了,当没有那么多束缚他的东西存在的时候,小孩子才能展现真实的自我。那我们到底要看到他真实的自我,来跟他讨论和沟通,让他好好成长,还是一直压着,等他长大以后,再让他辛苦地寻找自己呢?
江国生老师感言
以前,小孩子对我来说是“一群”的概念,但在种籽教书后,我觉得小孩子就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的名字。
刚教书时,我带小朋友:来,大家跟我一起做一个动作。
学生问:“为什么?什么要做动作?”
来,大家一起想一个水果的名字。
“为什么?为什么想水果名字?我们是机器吗?”
他们刺激到我,我就开始反省我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很多家长是当了爸爸妈妈之后才会回头去想自己当初当小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那时候我回忆起小时候自己原来是这么被对待的,受限于家庭教育的关系,原来这么没有办法允许自己的个人想法出现。于是我开始做了一个自我整理,很惨的,很多生命上的自我累积的东西都要被推翻,然后你的生命会一直一直不断地改变。所以教育其实不光只是怎么教小孩,也必须是要从小孩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这样一个功课。我看到好多人在轻微地点头,对不对?
大不同君感言
很少听到一个老师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学校的,不谈升学率、不谈老师学历背景、不谈教材用的是美版还是英版……只告诉,这所学校如何紧紧地贴着孩子成长的规律来办学。
种籽小学六年出来的孩子,他一定不是一台考试机器,他们就是一个个小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和同伴相处,明了个人和整个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并且热爱自然、珍视生命。
记者:孙可琢 雨程
人生大不同
发现自己 成为自己
我们想说:人生不是物质和成就的清单。真正精彩和幸福的人生,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或者有多大的名望,而在于你做过多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是不是以你最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并且有所贡献。
微信:rsdbt2011
新浪微博:@人生大不同公益行动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225589
合作洽谈邮箱:rsdbt20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