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京剧大师陈少云,品味麒派艺术的波澜壮阔
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导赏分享会
鲁肃(左)、陈少云(中)、陈瑜(右)
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截至今年雨水最多、雨量最大的一天。说实话,直到活动开始前,大不同君还担着老大一颗心,怕大雨浇熄了大伙儿来参加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点映+导赏分享会的劲头。
活动开始的时候,看着满腾腾的剧院,大不同君认真感受到了粉丝们热爱京剧,热爱陈少云老师的心情。那天的电影活动结束了之后,大不同君收到很多粉丝反馈:整个活动比想象的还要好!
大不同君觉得非常高兴,这个“导赏+观影”的组合比起单听分享会或单看电影,确实叠加出了超越1+1的效果,让小伙伴们直达京剧这门艺术的核心,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大雨浇不息粉丝的热情!
变短处为长处,那才是大师
陈瑜:对于麒派艺术,很多人有两个误解,第一个误解说,周信芳大师的嗓子很哑,所以就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嗓子不好的演员才学麒派。对于这样的观点,不知道两位怎么看?
陈少云: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是一个误解,感觉非要嗓子很嘶哑,才能学麒派。周信芳大师的很多学生,嗓子非常好,比如说高百岁、陈鹤峰、李如春(以上均为京剧老生)等等,都是好嗓子,以及后来演威虎山的童祥苓、沈金波(均为京剧老生)也都是好嗓子。周大师教戏的时候,他们在台上演,周大师在台下看,非常高兴。因为周大师就希望有好嗓子学他,他不希望有好嗓子憋哑了嗓子学他,他是最不喜欢的。
鲁肃:刚刚师父长说了关于麒派的唱腔的问题,其实这一点是很多年来很多戏迷争执的一个点。有一句话叫说,你如果能够扬长避短,你是一个好演员;你如果能够扬长补短,那你是一个艺术家;你如果能把短处变成长处,你就是大师。周信芳先生就是这样一个败中取胜的大师。
当时有些小报也骂过周信芳,说他这个嗓子不是一块演员的料。但就是这样一个嗓子,他唱成了麒麟童,唱成了上海的一个标杆,唱成了“南麒北马”(“南麒”是指南方的麒派——麒麟童周信芳,“北马”是指北方的马派——马连良)这样一个大的老生流派。所以说周信芳先生当时针对这个嗓音问题教导他的学生说,怎么学麒派?把剧本弄懂,把人物弄通,以自己的条件学麒派。
其实任何一个流派都是这样的,嗓子哑与不哑不重要,你身体中不但有大师的灵魂,还得有你自己的灵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你必须把大师揉碎了变成你,你不能把你揉碎了想变成某个大师,那你永远做不到。
陈少云老师演唱《好一个聪明小韩信》
没有武底子,别动麒派戏
陈瑜:麒派非常讲究文武双全,陈老师告诉我说,小时候选择麒派,就是因为可以连唱带做,特别有意思。但是这连唱带做,特别有意思的背后,需要演员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陈少云:我七八岁开始学戏,那时候是学余派,但是我更偏重于做功戏。做功戏也就是文武老生戏,南麒北马关外唐(“关外唐”是指东北地方的唐派——唐韵笙),都是以做功老生为主导的,不但能唱,还有表演,要能唱念做打,所以小时候我爱看做功老生戏,做派比较多的,比较过瘾。
作为老生,不仅要有唱功,而且要有武底子,要说麒派很难就难在这儿。麒派要求你很全面的,没有这个武底子,你就别动麒派戏。唱麒派戏,每一出戏没有不累的。你唱一出麒派戏下来,你说你不累,那你就没有用心去唱。
唱麒派不管什么人物、什么剧情,你首先自己要感动,才能感染观众,所以我们小时候练功啊,毯子功、把子功都是经常练的,还有老生髯口,甩发,各方面功底都要练。没有这方面功底,唱不好麒派戏。
戳视频,看《萧何月下追韩信》宣传片,感受陈少云老师的超强功力!
陈少云:吊毛、抢背、僵尸、扑虎、像墙一样倒下去、屁股坐、跪步,其实都是做功老生的基本功。
鲁肃:这次师父肋骨受伤就是因为台上有一个“抢背”。台上的突发情况很多,幼功再好的人毕竟已经到达这个年龄了,有时候万一没掌握好,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就这样受伤了。所以我觉得师父已经快七旬高龄了,这些技巧以后台上能不走就不走了,还是得保护好自己啊!
麒派讲求舞台上的一个“真”字
陈瑜:我们知道麒派特别讲究人物的刻画。这里存在第二个误解,大家会说麒派可不就是吹胡子瞪眼么?很多人说麒派就是夸张,对这样的观点,作为麒派的传承人,二位是怎么看的?
陈少云:我觉得麒派戏是最讲究节奏感,它的节奏该强烈的时候必须要强烈,该温柔的时候它必须要细水长流。麒派戏讲究台上一个“真”,用真情实感去展现人物,人物该激动、该愤怒的时候,表演就是强烈的。
为什么说周大师的戏一上台就能引发观众的情绪,特别有感染力?观众看他的戏,心情非常激动,而且念念不忘,就是麒派戏的魅力!
鲁肃:其实不光麒派是这样的,京剧当中任何一个行当、一个流派,都是以刻画人物为最终目标的,只是它们的手段有所不同。麒派可能偏壮美,偏浓墨重彩。麒派就是吹胡子瞪眼,这种说法不准确。有一种说法我特别赞同,就是说年轻人喜欢麒派的强烈,中年人喜欢麒派的丰富,老年人喜欢麒派的深沉,周信芳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博大的艺术家。
戳视频,看鲁肃展示麒派千人千面的演绎精神,时长07:29
鲁肃表情包
麒派背后都有戏
师父给徒弟打锣鼓点儿,这是中国特有的“B-Box”
梅兰芳是秀美,麒麟童是壮美
陈瑜:作为麒派的传承人,我特别想问一下二位,你们会觉得整个麒派艺术,它到底传承了一种怎样的演剧精神?
鲁肃:麒派的演剧精神特别简单,就是以歌舞演故事,以唱念做打为我们的工具,传达给大家真善美的一种审美取向。
我记的宗白华先生的书里说过,美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秀美,一类叫做壮美。京剧当中两个代表性人物,梅兰芳就是秀美,麒麟童就是壮美。所以一梅一周两个大师是对美的一个非常非常棒的一个诠释。我有一句话老是跟人家说:你可以不了解京剧,你也不喜欢京剧,但是你一旦了解,你就喜欢,一旦喜欢,就是一辈子。
陈老:你想学麒派,你必须要喜欢它,必须爱它,你才能努力去学它。我从小就喜欢麒派戏,感觉戏比天大,可以说学麒派的时候废寝忘食。有时候走在街上想着麒派戏里头的这个动作、这个念白、这个唱腔,就能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麒派是讲究全方位的表演,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它是样样精道。所以你没有这个这种痴迷的程度,你就不会对这个艺术去那么钻研。你只有喜欢,你才能去钻研。
京剧电影的写实与写意
陈瑜:说到京剧电影,我们首先第一个问题还是要问滕导:因为京剧是一个写意的艺术,而电影它是一个写实的艺术,您怎么能够把这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融合在一起呢?
滕俊杰:要将京剧和电影结合得好,既能够传递京剧的神韵,又能够表达电影这种写实的、能够传递给每个观众切身感受的要求,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第一部中国电影是1905年谭鑫培先生的《定军山》,是一部无声电影。其实电影和京剧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结缘,也开始了中国电影的整段历史。但一直到现在,虚和实的结合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是在摸索,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不能说做得很好了,但是有了新的尝试。
如何把一部京剧电影拍得既有韵味儿,又有直达观众心灵的这样一种视觉、听觉的效果,我们整个团队都在研究。包括也请教了陈少云老师,在第一部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中也请教了尚长荣老师、史依弘老师,还有我们京剧院的院长们。我最终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还是坚定不移地要以京剧为本、电影为用,该虚的时候必须实,该实的时候才运用实,虚实结合。
如果全部是虚拟的,我想很多不是戏迷的观众,特别年轻观众,可能会有一点看不懂,如果给外国朋友看,可能更加会一头雾水。但是太实的话更不行。京剧的神韵和想象力是它的艺术核心,如果把它全部瓦解了,拍得很实的话,那不是京剧,那是你对京剧的一种犯错。所以这两者怎么结合,我们在电影里面做了一些尝试,我们是努力了,但这个问题我始终认为还没有解决好,我们还得解决下去。
导演滕俊杰全神贯注,为电影拍摄倾注了大量心血
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三大看点
陈瑜:从导演的角度,您能告诉我们观众,您觉得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有一些什么特别好看的看点吗?
滕俊杰:看点有好几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能够完整地感受一下周信芳大师的麒派艺术。这部戏是周信芳先生系列演出当中的打头炮的看家戏,上来就能吸引观众、吸引市场的。
第二个值得看的,就是陈少云老师本身了。这是一个很难得一见的、一个系列的陈少云老师的完整表演。充满麒派神韵的唱,刚劲隽永的念白,还有身段做功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例如“吊毛”,没有助跑,穿着高靴和戏装,原地起跳360度,用背着地,一般的杂技演员、武术演员,如果用这样的装束,他们也不敢跳,跳也跳不好,跳下来一定是晕头转向。但是我们的京剧艺术家就有这样的功底,几乎是原地起跳,一次成功!陈少云老师67岁了!我们当时深受感动,向您致意啊!
第三个看点就是技术。这部电影用3D全景声的高科技方式拍摄。事实上中国第一部2D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而中国第一部3D的全景声的电影,也是我们京剧,包括《霸王别姬》,包括我们追韩信。3D电影现在是世界电影的一个潮流,它在现代电影观众,特别年轻观众当中,有很大的市场。这种立体的空间感、代入感、沉浸感是2D电影没有的。
另外,我们还运用了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声音技术——杜比全景声。电影里声音出来,在你的头顶上有22——35个喇叭发出, 整个声音是笼罩你的,让你沉浸其中。我们以前的戏剧电影非常好,就是声音比较单薄,而这个全景声的声音效果,被我们这个团队所捕捉、掌握,运用到了京剧电影中。我们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美妙我们的京剧电影的声音,让它传世。
戳视频,看滕俊杰导演说电影的三大看点,时长10:19
特别感谢
● 合作方:上海京剧院
● 摄影及直播:肥鸭、小扣、叶子
● 后期:肥鸭
● 活动志愿者:姚懿
● 速记:柠檬君、青木瓜之味、饭桶猪777、Eva朱一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