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无用?听田艺苗的“线下朋友圈”如是说
田艺苗的“线下朋友圈”
左起:傅踢踢、余建军、唐瑾、田艺苗、王维倩、宋思衡、蔡骏、陈村
半个月前,大不同与理想国联手做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让田艺苗这位致力于古典音乐推广普及近十年、音频节目播放次数逾600万的“古典音乐女主播”,在线下拉了“群”搬到剧院,与她的七位好友在500多位粉丝的“围观”下畅谈音乐人生。
以下这篇回顾根据2月26日的“群聊”整理,供小伙伴们慢慢回味。另外,小伙伴们是否喜欢这种“线下朋友圈”的活动形式呢?让大不同君知道哟!没准以后可以常常玩。
爆满的现场
田艺苗
当古典音乐撞上网络时代
田艺苗(青年作曲家,音乐作家):去年我在喜玛拉雅上开了个古典音乐的课堂,叫“古典音乐很难吗”。一上线,九周一直排名在前三,直到现在,还排在总榜的第20名。我自己都觉得非常惊讶,怎么会这么多人来听?我一直以为古典音乐是小众的。所以先请喜玛拉雅的老总余建军来谈一谈,为什么喜玛拉雅上有这么多人来听古典音乐?
余建军(喜玛拉雅FM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我本身是创业的人,过去也没有学会古典音乐欣赏。田艺苗老师来做这个课程,我当时是挺期待的。到目前为止半年的时间,这个课程总共六百多万次播放,这个量是很大的,我自己也有点傻眼了。
这个节目上来以后,我自己每天跟着听。我的感受是,过去这些人都是在我的书本上看到过的,比如巴赫、贝多芬,我知道有这么个人,但他的作品到底怎么样根本就不了解,我们和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经过时间洗礼留存下来的作品之间,确实有一个鸿沟。
如今有越来越多中产人群冒出来,他们本身除了解决基本的物质以后,也需要追求精神的消费。过去可能没有这么方便的渠道,所以田老师的节目填补了一个内心有需求但是又无法满足的空白。刚好喜玛拉雅本身积累了三亿多的用户,实际上是把那些愿意听、愿意付费来听的人筛选出来了。
田艺苗:每个年代的音乐家都在做音乐推广的工作,如今我们碰上了最好的时代,碰上了网络化的时代,推广古典音乐更加容易、更加方便了。
余建军
音乐可以解读,但不能描述
田艺苗:今天来了几位我的作家朋友。作为一个音乐的写作者,我一直有很大的困惑,文字真的可以来描述音乐吗?
陈村(著名作家):文字是不擅于描述音乐的,音乐可以直达人心,而文字还要拐好几道弯。但是文字手很长,什么事儿都要说的,所以有音乐必有文字,田老师是用文字宣传音乐做得比较好的一个。看了田艺苗的书,然后再去把音乐找出来听,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蔡骏(著名悬疑小说家):音乐是可以解读的,但是不能够描述。田老师在做的主要是对音乐的解读,而我们做文学的想要描述音乐的话,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们会通过故事里人物的命运、音乐对我们的影响,以及通过故事中的很多种情境,包括音乐的背景,反过来影响到小说当中的人物。
我觉得古典音乐对文学家、小说家的创作会有很大很大的好处,特别是在拓宽想象力、文化背景方面,会成为你一个非常好的助手。你的素材会被极大地拓宽,然后你自己、还有你的作品,都会更加的有意义。
傅踢踢(著名自媒体人):刚刚田老师说音乐可能是一个无用之物,其实音乐也可以是有用之用的,比如减肥,我会在跑步机上听田老师的节目,取代了原先看美剧。每次听田老师介绍一个音乐家的生平经历,他在创作这首乐曲时候的状态,他的心情,他可能会感受到的那些情感的母题、人生的母题,其实是有助于我们来理解这首乐曲本身的。
这对我写流行乐评也是有帮助的。比如,当我写流行音乐创作时的一个初始故事的时候,首先会去把这个故事尽可能地耙述清楚后呈现给大家。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原始版本的故事,大家可能对歌曲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在这之后我们就可以强调一些其他版本的演绎。
左:蔡骏;右:陈村
古典音乐,我实在听不懂?
宋思衡(著名钢琴家):经常会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古典音乐,我实在是听不懂。其实我觉得听不懂很正常,确实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音乐,音乐只对对它敏感的那部分人会产生影响。
听音乐是可以培养的,如果能够培养出来的话,说明你的本能里面还是有这种敏感的。但是现在的客观状态是:大脑其实是一台生化电脑,我们如今要处理无数的信息,就会特别卡。突然让你听音乐,你能把所有的CPU都用在这个上面吗?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你的感受、能力、集中度都根本不能让你感受到这个音乐有什么好的,所以你觉得我听不懂,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推荐比较好的入门听懂音乐的办法,最好把你其他的感官,视觉、嗅觉、味觉全部都关闭,就在一个小黑房间里面,最好有一个沙发可以躺下,这时候你就把音响打开,你的所有的五官里面,只有声音是听得见的。你试一两个星期,就听莫扎特,入门一定要听莫扎特,然后会发生很神奇的事情。差不多一个多星期开始,你会发现这个音乐跟我上个星期听到的有点不一样了?怎么这么好听?怎么这么立体?就像喝醉了酒的感觉。
因为酒醉了以后,它把你别的器官的感受能力麻痹掉了,就专注于对你有刺激的那个感觉。那么你在小黑屋里面听的时候,什么感觉都关掉,只有声音的感觉对你进行刺激,你的感官就会无限地去放大,你会觉得这个音乐听上去很立体、很好听嘛。这个事情就成了。
左起:田艺苗、王维倩、宋思衡、蔡骏
一定要听莫扎特?
田艺苗:入门为什么一定要听莫扎特呢?听马勒为什么不行?
宋思衡:我一直觉得莫扎特是个非常神秘的作曲家。一般作曲家的手稿,都是有修改的,但是莫扎特的手稿上面是几乎没有修改的。他说:就好像上天直接把这个旋律唱给他听,然后他直接把它记下来。
田艺苗:他自己也讲过,整个音乐像一个立体的建筑一样,就是每一排都一起出现在他的脑子里,不是一行一行写的。
宋思衡: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他内心的感官被放大了,他能够听到这个东西,我们一般的人呢,内心感官没有那么强,你这个CPU处理能力没那么大,听不到这个东西。
田艺苗:莫扎特真的很神。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三岁以下的孩子音乐会,一进去以后就一大片乱吵,又哭又闹,但是莫扎特一响起来,他们就全部停止哭闹了。柴可夫斯基、贝多芬都没用,只有听莫扎特和小约翰斯特劳斯是有用的。
宋思衡:莫扎特就像上帝一样,知道什么地方应该是平衡的,什么地方不应该平衡,应该做一点不对称的东西,然后整个看上去就是最和谐的。这就是莫扎特了不起的地方。他的音乐跟我们人内心的脉搏、血液流动的速度可能是完全相符的,我们会觉得听他的音乐是最舒服的。所以我特别建议上海所有的医院都放莫扎特的音乐,保证我们的财政医疗支出会减掉一半。
宋思衡
所有的艺术都很伟大
唯有音乐可以迅速贴近人心
王维倩(青年女中音歌唱家,上海歌剧院首席女中音):讲到音乐改变人生,从小我父母工作很忙,就扔给我一个半导体,小时候跟我最亲的就是这个半导体,然后我就把所有的音乐都听了一遍。先是邓丽君,然后听卡伦卡朋特。因为从小听音乐的习惯,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哪个高、哪个低。
我唱了很多年歌剧,很多时候演唱歌剧会觉得在中国没有土壤,我又喜欢流行,所以就做了《上海老歌》。很多朋友说你演唱的上海老歌跟很多其他版本不一样,我特别开心的就是那么多年在古典音乐这个海洋里的努力,一点都没有浪费。大家如果对古典音乐非常喜欢,一定还能从中听出古典音乐的影子,古典音乐永远都是我歌唱的养分。
我有一个朋友,真没读过几年书,有段时间会每个礼拜都去东方艺术中心听古典音乐会。我觉得很奇怪,有时候那些音乐深得连我这种唱歌剧的都未必听得懂。他说:我确实不能说听懂,但是我每次听的时候,我的身体、我的血液、我的大脑里有一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感受,甚至兴奋,我对这种感觉非常上瘾。
所以其实音乐跟文化的高低真没关系,你内心真的有这个基因的话,是会被激发出来的。建议大家一定要,哪怕用“强迫”两个字,强迫自己听一段长达20—30分钟的音乐,不一定非得是古典音乐,就是你喜欢的,就是能给你带来安抚的音乐,你每天坚持这样做真的会带给你惊喜。自私一点说,我觉得所有的艺术都非常伟大,但是唯有音乐能真正的快速贴近人心。
左:田艺苗;中:王维倩;右:宋思衡
好的演奏家都特别有想象力
田艺苗:唐瑾是我的同事,她是一个纯粹的古典音乐家,音乐家上课都是非常有激情的。
唐瑾(钢琴表演硕士):我在附小附中上课,教十岁之前,七八岁的小孩子音乐,我得想办法让他们去理解深奥的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巴赫,这有多难。我必须要用很多很形象化的语言,去跟学生说音乐是怎么回事儿。
有时候会说,你想一下你弹的这个音乐是什么情景?你是在海边沙滩上对着日落在弹,还是在一个黑漆漆的森林里面,一个人孤零零被扔在那儿弹?我经常要启发他们,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比如他说最快乐的事情是踢足球,我就说你就用你踢完足球最快乐的心情来弹这段。或者是你有没有最难过的时候?学生说,我妈妈骂我的时候,我就说,就用这个心情弹。其实音乐跟生活的关系非常非常的紧密。
田艺苗:我觉得唐瑾让我觉得音乐本来就存在生活中,然后需要像她那样的老师指点我们把它取出来。或者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的音乐感,需要把它激发出来。
唐瑾:好的演奏家都是特别有想象力的,在演奏的时候可能心里已经在写一篇小说了。
田艺苗:我有次听法国钢琴家科托弹肖邦,觉得他弹的肖邦怎么那么特别、不可捉摸,但又很好,跟别人不一样。我们一般认为雨滴就是在下雨,肖邦心情郁闷啊,然后写了这么一个闷闷的曲子叫《雨滴》。但是科托把《雨滴》想成一个母亲睡着了,然后梦见她的孩子死了,醒来之后发现是个梦,所以情绪是又担心又庆幸,非常微妙,所以他可以弹得那么令人琢磨不透。好的演奏者真的要有很了不起的想象力,他可以捉摸人的那种幽微莫测的情绪,然后放到音乐中。
左:唐瑾;右:田艺苗
音乐比人活的长久
陈村:生活中什么时候会打开音乐聆听?如果电脑没开着语音的话就开着音乐。去年我去了一次巴黎,去很多音乐家的墓。我在门德尔松墓前鞠躬,我喜欢他的E小调,感谢他在生活中给了那么多好的东西。肖邦非常受欢迎,墓前有好多鲜花好多人,一个音乐家受到人民的自发的爱戴非常好,音乐比人活得长久。
蔡骏:我写作或不写作的时候都有习惯会放音乐,包括中国的、西方的、流行的都会有。
最近一边写作一边听的是《送别》,因为写一本民国题材小说。
宋思衡:不要觉得音乐很复杂,能够听的时候多听一点,也许会感受到什么,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感觉到了多少东西。每个人生命价值和质量的最关键的指数,就是从最好的状态去多体验人生。如果一辈子喝可乐就没办法去感受红酒。有机会一定要体验、要尝试,生命才会是最丰富的。
王维倩:我平时听音乐的习惯就是一个人听,我希望每天有一个自己独处的时间,音乐在这个时候可以响起,我觉得这是我每天最开心的时候。
田艺苗:对我来说听音乐就是工作,我觉得这是个巨大的遗憾。因为很多时候你把它当作工作的话,很多美好的东西可能你会感受不到。
所以我现在总是去怀念最初听音乐的感觉,希望把那个感觉用到我现在听音乐里面,然后去判断哪个是我真正喜欢的。我觉得找到自己心里真实的热情并且坚持下去,在我们这个年代可能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现在每天接触到的信息爆炸了,人可能会越来越混乱,所以我很多时候就会问自己:这是不是我内心真实的热情?听音乐也是如此。
唐瑾:我最享受的就是我把房间的灯全部关掉,然后一个人在漆黑房间里弹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真的几乎是达到了“人乐合一”的感觉,那个时候我得到的享受比我在舞台上得到的更多。因为那个时候,我让音乐完全淹没我自己。
傅踢踢:因为我自己写流行音乐写得比较多,我觉得大家对于音乐的判断很容易有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比如说这个东西究竟是世界的还是民族的,这个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是古典的还是流行的。
有一个选秀出道的歌手叫谭维维,她最近一个蛮有名的例子是用华阴老腔来演唱了一首歌。我觉得其实很难区分说它究竟是非常民族的音乐还是比较流行的音乐。李宗盛和一个他现在力推的新人李剑青合作过一个歌叫《伐檀》,诗经里面有一首就叫《伐檀》,“坎坎伐檀兮”。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文本的话,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歌词,可是音乐本身那个具体的呈现,就能够把你带到那样的一个情境当中。
所以我觉得,也许我们可以放下一些预先预设的陈见,敞开怀抱去拥抱那些可能海量的音乐,然后在这个当中去享受它,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傅踢踢
田艺苗签名《穿着T恤听古典音乐》
特别感谢
● 合作方:理想国
● 场地提供:黄浦区文化馆
● 摄影及后期:小扣
● 直播:肥鸭
● 摄像:肥鸭、Maximilian、小扣
● 速记:彦之、Echo、qingqing、虫虫、高丹、曹进
▼
田艺苗
青年作曲家,作家
● 音乐作家,作曲技术理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 曾出版《温柔的战曲》《时间与静默的歌》《靠谱》《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1685—1897)》等著作。
● 她的“穿T恤听古典音乐”沙龙及节目在文艺青年中具有广泛影响。
宋思衡
著名钢琴家
第61届法国玛格丽特-隆大赛冠军
70年来第一位华人冠军
第二届摩洛哥国际钢琴大赛冠军
世界上最年轻的钢琴国际大赛评委
余建军
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
蔡骏
著名悬疑小说家
傅踢踢
自媒体人
王维倩
青年女中音歌唱家,上海歌剧院首席女中音
唐瑾
钢琴表演硕士
陈村
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