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配得上今天的孩子吗?
| 少 | 年 | 发 | 声 |
每期对话一个孩子。
他们是教育的主体,却是教育议题的缺席者。
所以,
“少年发声”,邀请少年发声。
文/ 陈瑜 少年大不同、人生大不同创始人
上个月,“少年大不同”主办了心理专家陈默老师的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
策划这次活动,是因为疫情复课后,全国各地学生轻生事件连连发生。家长们慌了: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我们又该做什么?
直播前,在报名的家长群内收集大家关心的问题,最后一统计,将近1000条。
我打印出来逐条整理,读着读着,不觉越来越气恼。满目都是孩子的各种不是、不堪、不可理喻,字里行间无不透着家长们的无措、哀怨、焦虑、绝望。
我为什么气恼?因为内心里,我并不觉得家长有“控诉”孩子的资格,向来认为,排除先天生理原因,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
在家长们抛来这成百上千个“怎么办”的时候,我特别想问问:你们之前对孩子做了什么?
我也特别想知道,如果给孩子一个发声的机会,他们会如何解释自己在父母眼中的“不是”、“不堪”、“不可理喻”?
所以,这次直播触发我在“少年大不同”开辟一个新的版块“少年发声”,希望有机会和孩子们直接对话。在这个社会就各种教育问题展开热议时,我们从来听不到教育对象的声音,这其实是不正常、不合理的。
中国教育走到今天是什么一个状况?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诉求是什么?这两者之间匹配吗?孩子们的思考和感受,理当被听见、被尊重!
“少年发声”,给孩子的邀约信
如果一个大人跟你说,我们聊聊吧,你的第一反应是“算了吧"、“烦死了”还是“我们没什么好聊的”?
如果你想试试,我大概算大人里比较“好聊”的。没错,我在向你推销自己。
我做了将近20年的媒体工作,天哪,这么一说,你千万别把我想象成无法沟通的老阿姨。
其实早在8岁的时候,我就立志当一名记者,因为我对人、对世界充满好奇,而记者这份工作就一直在提问、在探究。
再大一点的时候,更加懂得“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寓意,于是,我的职业理想便早早确立,一路都往这个目标而去。
在当记者和创办了“人生大不同”和“少年大不同”之后,我采访了很多很多人,各行各业。去年年底做了李银河老师的对谈,她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晚餐的时候,她对我说:“你是这么多年采访过我的记者中,最让人舒服的。”
这么引用别人的话夸自己,真不习惯,我只是想传递一个信息:“舒服”是我在意的谈话状态。
谁都会经历懵懵懂懂的阶段,说起来很有意思,大学刚毕业时,我跑政法条线,常常去看守所和监狱采访嫌疑犯和犯人。
有一次,得到一条线索,一个50多岁的男子通过婚介所,一年内结识并诈骗了200多位中年妇女。这当然是一条上佳的社会新闻选题,我兴冲冲地约了公安局的通讯员陪我去看守所采访。
出来的时候,相熟的通讯员直接跟我说:“你看采访时他的眼神,没一句真话。”
我愣了:“你觉得刚才他回答我的这些,其实也都是骗人的?”
“嗯,看他眼神就知道他在编。”
可是,我不知道。学养不够,阅历不足。
所以,为了当一名好记者,我去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
最初学习,试图读懂人心,可是心理学对我实实在在的帮助,是让我在新闻工作追求真相的同时,多了一重理解当事人的视角。我自己都能体会到,我和被采访者的对话越来越聊得开、越来越“舒服”。
媒体+心理学+公益+家庭教育,是我的从业背景,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我依然对人、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我还是一个母亲,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就是当妈当得还蛮有滋味的,因为跟着孩子重新成长一遍,实在很有意思。
我的儿子丁子刚刚小学毕业,9月开学升6年级。疫情期,在家上网课无聊,他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丁子曰”,隔一阵写一篇,如果你想看看我们的亲子关系,可以翻翻他的文章。毕业也未免太难了吧!我学习了5年怎么一点感受都没有呢?(点击阅读)
我不是鸡血妈妈,不是那么在意分数,我比较在意孩子每一天是不是都开开心心的,比较在意他是不是具备面向未来的底层能力。所以我花了最多的心思在寻找平衡,让他能适应当下的教育,又不被这样的教育伤害。
10年前,说到面向未来,我们以为那就是昂扬向上的意思,但今天,未来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教育毫无疑问需要革新,我们要让中国教育配得上今天的孩子,要让孩子有能力在未来开疆拓土。
我写下这些文字,其实是发出一份邀约:00后们,如果想聊聊,可以联系我,不是采访,不是咨询,是想聆听你的经历、感受和想法,看看“少年发声”,能不能透过孩子的视角来重新检视今天的教育,看看我们能不能一起推动些什么、改变些什么。
- 如果你是家长,欢迎将本篇推文,转发给孩子;
- 如果你是学生,想聊聊的话,欢迎你直接添加我的个人微信(点击识别下图二维码),发送暗号“少年发声”,我等你。
我策划的“少年大不同”在线家庭教育课程,覆盖0-18岁孩子家长面临的育儿痛点难题。可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订阅收听。
从30年咨询的1万个家庭案例中,挑选最让你警醒的故事!关注“少年大不同”最新推出的视频号,第一季推出陈默老师“咨询案例系列”,点击识别下图二维码,收看。
→ 点击链接一站式获取:心理专家 陈默 家庭教育全集
→ 关注:公号“少年大不同”的父母少一份焦虑,多一份智慧,让孩子成为自己。